【编者按】今年,中央决定在全党深化“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我院贯彻省委组织部、省教育工委、校党委要求,在开展高校基层党建“三个好”创建基础上,按照“六好”要求做好遴选优秀成果征集评选活动。“一名党员一面旗帜;一个支部一座堡垒。”前两周推出了群众身边好党员和基层一线好支部,本周起将陆续推出支部好案例。今天,推出的是机械工程系学生第二党支部党建创新案例。
【案例背景】机械工程系学生第二党支部是基于学生的党支部,由2名教师党员、27名机械工程专业学生党员和1名食工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党员组成。支部积极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培养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与实践创新能力的综合型人才,以学习教育推动实践创新,以实践创新检验学习教育。自2016年5月开展了“两学一做”活动以来,支部始终贯彻“两学一做”抓好“学”,重在“做”的要求。就支部党员的现状来看,工科类学生思维逻辑性强、条理性强,但思维能力发展不全面,思维独特性不足,因此,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应首先着力于理论知识的积累,同时加强实践环节,引导学生的创新思维发展。支部党员在院党委的号召下,发挥专业特长,积极参加各项学科竞赛,并带头学好专业知识,带动身边同学共同发展。此外,我系党员依托系勤工创业中心、专业团队等实践平台,提升技能,促进学生成长成才。
【主要做法】
第一,坚持从实际出发,用理论武装头脑。支部定期组织“两学一做”专题学习讨论会,认真学习党章党规、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强化党员政治理论基础。支部书记带头讲党课,针对毕业班党员开展“勇于承担,敢于创新,充分发挥党员带头作用”、“感恩与责任”主题党课,强化党员责任意识。围绕如何落实好“三会一课”、“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争当向上向善好青年”、“充分发挥毕业班党员带头模范作用”等主题开展支部活动。支部内部分设党小组,充分调动党小组的积极性,推进支部工作开展。在学习教育活动开展过程中,支部始终贯彻“基础在学,关键在做”的基本要求,充分发挥工科生实践优势,用理论武装头脑,引导支部党员结合自身特点做好职业规划,发挥专业特长,在实践中努力达成合格党员要求。
第二,树立典型,充分发挥党员带头模范作用。支部党员带头学好专业知识,并参与各类学科竞赛和创新创业大赛,在赛事的磨砺中成长。在参加比赛的同时,支部党员还带头建设系勤工创业中心专业团队,增强校企合作,如支部党员林荣智同志担任系勤创专业团队总负责人,在团队建设中充分发挥党员带头作用,陈鹏等6名同学也积极参与团队建设,为我系的发展做出贡献,树立典型,充分发挥党员带头模范作用。课余时间,支部党员带头参加假期专业实习,强化自身专业技能的同时,帮助专业营造良好的学习就业氛围。在“莫兰蒂”台风后,支部党员也自发联合同学积极参与到灾后重建工作中。
第三,学致用,用促学,依托专业拓展平台开展实践活动。支部采用启发式教学方式,依托系内实践平台,加强专业知识与实践拓展的融合。支部党员结合自身专业特色,联合系勤工创业中心等部门,积极参与到企业实习、会展参观和各类专业赛事中,在自身发展的同时促进系内校企合作,将实践与所学专业知识相结合,提升专业竞争力。同时,支部党员陈鹏、肖佳义等定期开展专业团队授课,将所学专业知识教给学弟妹,形成团队梯队发展模式,促进我系专业团队发展。支部鼓励党员积极参与实习实践,如朱茹婷、郑永炜等于大一暑期开始参与专业实习,在实习实践中强化理论学习。
【实际成效】支部党员结合自身专业情况,积极参与各项竞赛,其中,“齐鲁交通发展杯”第七届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国家级一等奖4人次;“龙净杯”福建省大学生机械创新竞赛一等奖7人次,二等奖4人次,三等奖7人次;福建省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一等奖2人次,三等奖1人次;福建省大学生合泰单片机应用设计竞赛三等奖2人次;数学建模大赛国赛二等奖1人次,三等奖1人次,省二等奖5人次。除了省级国家级的比赛,支部党员在院“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院电子设计大赛中也崭露头角。支部党员吴宗豪、王灿鑫等16人已率先与“山东航空”、“沃尔玛”等多家企业签约,陈智权、许金钗等4人参与2017年研究生考试,2人成功进入复试,营造良好的就业氛围,带动专业就业工作的顺利开展。在专业团队建设中,在支部党员林荣智等的积极策划和推动下,已形成“机电”、“机设”、“机制”三个方向的常规授课模式,形成团队传承。
支部明确“学致用,用促学,学用相长”的发展理念,紧密结合专业特色,建设实践创新型党支部。通过积极引导,带动支部党员参与各类实践拓展活动,在自身历练的同时带动整个支部发展,以身作则,树立典型,真正发挥党员带头模范作用。
【案例点评】创新人才培养是教育者及全社会共同关注的热点话题,更是推动我国尽快走上创新驱动发展轨道的现实的迫切需要。工科类专业特有的学科结构和人才培养目标,是未来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因而工科类专业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支部活动顺利开展主要把握了以下几点:
第一,深刻学习理论知识,为支部指明前进的方向。理论是实践的基础,理论离不开实际,支部党员在打好基础的同时参加实践。毋庸置疑,现今的工科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培养远远不能适应国家对高校人才培养的要求。依据各学科学生创新思维发展的差异,创新培养的针对性不够,我支部通过积极引导,开展系列活动,使每一位学生党员明确自己的定位,明确方向。
第二,充分发挥党员带头作用,带动专业发展。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当选为中共中央总书记后第一次讲话提出的时代最强音。作为一名学生党员,应该在自身发展的同时带动身边同学共同发展,支部党员在参加各项竞赛的同时,还积极参与系专业团队的建设,带动专业发展。
第三,把握创新创业契机,依托专业拓展提升党员综合素质。工科生将所学知识、技术、设计运用于生产的实际环节要求精确,只有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不断提升独立思考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才能更好地发挥专业特长。支部党员依托系勤工创业中心等实践拓展平台,积极参与各类竞赛,发挥自身优势,促进支部党员稳固全面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