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缓解“大学生课余时间找不到专业老师”的尴尬局面,有效解决同学们在专业学习、生涯规划等各方面遇到的问题和困惑,人文科学系在本学期伊始推出了专业导师值班答疑制度。该制度通过安排该系中文、英语和法学专业共16名专业教师每周无课时间无偿承担2小时值班答疑任务,实现了三大专业工作日每日有一名专业教师值班答疑的目标。
活动旨在通过这项制度鼓励同学们在课余时间多学习、多思考,帮助同学们解答他们的专业问题,并在此基础上辐射开来,搭建一座师生交流的桥梁,促进同学们与专业老师进行多方面的互动,例如同学们对老师教学模式的建议以及对未来职业的规划思考等。
目前导师答疑制的排班时间是周一至周五每天上午三四节和下午五六节,人文科学系三大专业的老师会在景祺楼9楼办公室为同学们答疑解惑。据法学专业林锦静老师反映,目前同学们没有预想中的那么踊跃,她推测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在于这个制度初步推行,尚未完全成型,学生的关注度不够,多数同学还不知道这样一个制度的存在,所以前来咨询问题的同学比较少。这也是其他值班的专业老师共同发现的问题。对此,英语专业魏欢欢老师表示:我们要加大对导师答疑制的宣传力度,只通过系网站这一宣传途径太过单一,对于一部分同学来说就会错失知晓这个制度的机会,未来我们可以考虑通过班群推送等更多途径,尽可能地让同学们了解这个制度的存在。
针对目前导师值班时间安排与部分专业、年级课程安排冲突的问题,中文专业徐晓元老师分析认为,自有专业师资力量的欠缺是导师答疑制推行的一大难题。目前人文科学系的理念和系统都亟待更新,新的尝试才刚刚起步。我们以前是依靠母体大学的师资力量来开设专业课,种种原因导致学生在课余时间遇到问题无法找到专业老师。
根据我院师资力量建设的规划,未来三年,我院的专业教师队伍将扩充到50%左右,同时还将聘请大量的兼职教师,以及邀请社会上的行业精英、创业的成功人士、微小企业的负责人等成为部分课程的教学力量。这样一来,专业教师数量的上升将有利于导师值班答疑制度的完善和推广。
由于这项制度刚推行不久,还处于探索和推广的阶段,它的作用目前还没有明显的显现出来。但是我们相信,随着制度的不断完善,导师值班答疑制度必将成为一个解决学生困惑,提升学生专业水平,增强师生互动的重要的平台。
返回上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