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有传统乡土文化的工艺作品是既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闽台同根同源的重要体现。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闽台两岸在文化渊源方面的紧密联系,3月26日下午,数学与数字科学系在景棋楼105报告厅举办“狮吼镇风承古艺,福佑海峡共非遗”两岸文化传承实践活动。本次活动邀请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会会员、翔安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风狮爷保护单位山才手造工作室负责人郑伟财,其《福在眼前》《大肚有福》等代表作被多家美术馆收藏。
郑伟财先生深耕传统泥塑探究与创作,他为同学们讲述风狮爷的历史渊源、工艺传承及其在当代社会的重要文化价值。活动现场,他还带领同学们体验陶土塑狮、拉坯成型的乐趣,将传统陶艺技艺与国潮文创巧妙融合。当双手触碰细腻的陶土,仿佛与千年的陶艺文化紧密相连,指尖的每一次按压、旋转,都赋予了泥土新的生命力。以指尖触摸陶土,以匠心对话历史,这不仅是释放艺术创造力的机会,更是一次守护海峡两岸文化基因的实践,在塑造雄狮的过程中,串联起两岸同胞的文化血脉。
本次活动不仅是一次艺术实践,更是一次文化寻根,以多样化的形式让同学们深入了解风狮爷文化,激发对非遗文化的热爱,促进两岸文化交流与传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