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要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网 > 学院要闻 > 正文

我院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月系列活动

发表者:党委统战部、各基层党组织综合来稿日期:2024-04-07

为进一步深入贯彻落实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和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学院认真研究部署,结合实际,在3月份积极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月活动,有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以讲开篇,在思想上共铸意识

学院党委拟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月”活动方案,以“六个一”活动为主线,明确活动要点,确定责任单位和完成时限,全面启动主题月活动。同时,依托院党委统战部网站,向全体师生宣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重要论述。相关责任单位、各教学系(院)党委(党总支)、各直属党支部纷纷行动,进行文件解读,工作部署。

院党委书记罗钫为全体师生作题为《传承党的百年光辉史基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题讲座。各教学系(院)积极响应,根据主题教育内容,结合各自专业领域和特色,举办了丰富多样的专题讲座。如举办“陈嘉庚的廉洁人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题讲座等等,开启主题月活动的篇章。

以学促思,在课堂上铸魂育人

学院坚持将民族团结理论贯穿于立德树人全过程。马克思主义学院持续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教育融入日常教育教学。如形势政策教研室组织“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题备课会,全院学生形成统一教学规范,更好更深入地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融入课堂教学中;思想道德与法治教研室围绕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策划了一系列富有创意和实效性的示范课教学。

各教学系(院)党委(党总支)书记带头讲党课,如“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伟大意义”“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重要内涵”等等,使党员深入领会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民族教育工作的新内涵。各党支部通过开展线上线下理论学习、交流研讨、分享心得等方式,使师生们不仅加深了对民族政策的理解,也增进了民族团结,提高了文化素养,提升了政治站位。学生团支部以团课引领广大团员青年加强法治宣传教育,推动少数民族学生牢固树立国家意识、公民意识、法治意识。

以行践知,在主题实践上凝心聚力

学院组织统一战线成员赴三明市清流县“拔里集美时”、林畲镇毛泽东旧居、清流县革命历史纪念馆、大路口村等,开展主题实践活动,接受红色洗礼。同时,组织少数民族学生前往厦门市湖里区钟宅畲族社区研学,体验闽台“送王船”习俗,了解其历史和文化内涵。

院团委青马宣讲团开展“民族团结一家亲”主题团日活动,前往陈嘉庚纪念馆,深刻感受陈嘉庚先生为国家富强、民族独立作出的卓越贡献。各教学系(院)党组织、直属党支部组织师生参观集美鳌园、嘉庚故居、集美人文馆等文化地标,感悟嘉庚精神,增强师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爱国情怀。实践活动的开展促进了师生关系的和谐与融洽,让师生们深刻感受到了中华民族的多样性和凝聚力。

以影润心,在文创展示上传承魅力

各教学系(院)以班级或专业为单位开展“中华民族一家亲”优秀电影展播,通过组织观看《平凡英雄》《敦煌女儿》《海的尽头是草原》等影片,让大银幕再现了“平凡英雄”“不平凡”的感人事迹,用电影讲述民族团结、守望相助的感人故事,有效引导学生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的精神实质和丰富内涵。引导广大学生进一步明确自己的责任和使命,以积极的态度和行动传承文化魅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断贡献青春力量。

以趣聚心,在学生活动上营造氛围

学工部开展“团结共进,同心筑梦”少数民族学生交流座谈会;院团委开展“嘉庚精神永传承,同心筑梦向未来”演讲比赛。各教学系(院)也开展特色活动,如师生自制卡片共写寄语、学习心得分享会、主题知识竞赛等等,一系列的活动让学生不仅拓宽视野,增长知识,还收获了自信和快乐,让主题月活动的氛围愈发活跃和融洽,共促校园内的“石榴”花开更艳,花香更浓。

通过系列活动的开展,使师生充分认识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民族团结,像珍视自己的生命一样珍视民族团结,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学院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准确把握新时代民族工作的新特点、新要求,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不断完善育人过程,推动民族团结工作新发展。



返回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