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号难求”的中医专家来了,诚毅学院的教职工们早早地就来到讲座现场等候她的到来,她就是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厦门中医院主任医师、教授、针灸推拿专业研究生导师万文蓉。
在院女工委主任林少琴老师的开场介绍之后,万文蓉就带着大家走入中医养生的世界:从古代中医养生的发展历史,到现代世界卫生组织对人体健康标准的重新定义;从“黄帝内经”中的养生理论,到两千多年后被西方科学所验证。通过各种的临床案例的具体分析告诉大家必须努力做到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病后防复的科学养生目标。
“顺应自然的养生”
万文蓉指出,顺应自然才与天地和谐,“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方法,从日常起居方面注意春夏季节早起晚卧,秋冬季节晚起早卧,一天中最重要的睡眠时间是保证睡子午觉,通过人体休息与时间的结合来顺应一天中的阴阳交替。
“如何进补?”
万文蓉提醒大家,不是等到节气的当天才来进补,而是要在一年的冬至、夏至的前、后5天,一共11天来进补,这11天代表人的五脏六腑,就要根据男女不同性别用不同的食物来对身体进行补充,身体不适的人可以在一年的24个节气都进补,这样才能做到“人与天地相参,与日月相应”的天地和谐养生之道。
养生先养心
万文蓉从“形为神之宅,神为行之使”告诉我们形神共养的重要性,通过《黄帝内经》中记载的 “久视伤血、久立伤骨、久行伤筋、久卧伤气、久坐伤肉” 告诉我们要劳逸结合,小劳为宜。就如何养神,她把她的老师98岁中医专家朱良春的养生心得“是非审于己、毁誉归于人、得失在于天”来与大家共勉,做到生活当中的“憺淡虚无”,要保持乐观情绪,精气才不易耗散,脏器不易老化,才能促进内外和谐。
扶正为主
她从补先天、调后天、畅循环三个方面来介绍。首先要保精护肾,她现场教授大家利用黑色食品制作补肾粥,可以每天早上食用,另外教大家做“养阴功”通过叩齿36下、舌头顶颚、咽津三个步骤完成。其次,后天调理脾胃,要多吃黄色食品;最后要做到全身经络畅通,才能促进循环。
在经络养生方面,要做到“经”常捋,穴常按。现场指导十二经脉大周天的疏通方法,合股、养老、涌泉、足三里、三阴交、关元、大椎七个经典穴位按压方法和治疗功效,以及育儿等方面的一些常用经络养生保健方法等让在场的教职工们受益匪浅。
讲座大受欢迎,听了整整两个小时老师们还意犹未尽。万文蓉用她30多年的临床经验、到世界各地的讲学总结,通过详细的板书、生动活泼地讲课方式,为在场的教职工们展现了中医养生的博大精深。
在场的教职工们都认真听讲做笔记,积极参与现场互动,他们纷纷表示这次讲座很成功,信息量很大,很受用,通过万主任的指导,不仅学到了很多生活中的养生保健知识,而且也转变了原有的养生观念,要努力达到科学的养生目标,以更好的精气神投入到工作中。
人物名片:万文蓉,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厦门中医院主任医师、教授、针灸推拿专业研究生导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国家人事部、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系列核心期刊《中医药通报》杂志(福建省唯一国家级医学期刊)编委会编委及编辑部主任,她还兼任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病外治分会副秘书长,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期刊图书编辑出版与信息专业委员会常委,福建省针灸学会常务理事,福建省中医药学会呼吸病分会常务理事,厦门市针灸学会副会长,农工党厦门市委副主委、厦门市政协委员。



|